新闻
当前位置 > 首页 > 新闻
温风虫鸣 盛夏伊始——小暑
发布时间:2021-07-07
 小朋友们,最近有没有感觉天气越来越炎热了呢?这是因为我们马上就要进入“小暑”这个节气啦!小暑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,夏天的第五个节气,表示夏季时节的正式开始。
暑,表示炎热的意思,小暑为小热,意指天气开始炎热,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。“小暑接大暑,热得无处躲”的说法正是小暑时节的生动写照。也有节气歌谣曰:“小暑不算热,大暑三伏天。”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,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。俗话说:“热在三伏”。中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,即所谓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。所以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天气炎热,可是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哦。
小暑天气

小暑时节,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,盛夏开始,气温升高,并进入伏旱期;而华北、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。“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竹喧先觉雨,山暗已闻雷。”就像我们这几天经常会出现阵雨,伴随着雷闪和大风,小暑节气的天气的变化也会很强烈。
物候现象

中国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:一候温风至;二候蟋蟀居宇;三候鹰始鸷。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,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。《诗经·七月》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,即小暑节气的时候,由于炎热,蟋蟀离开了田野,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;在这一节气中,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。
农事活动


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”小暑这个节气中,万物狂长。南方早稻陆续成熟,多地农民冒着酷暑抢收早稻、抢插晚稻。荷塘里的荷叶已完整铺开,荷花羞红了脸蛋,却也不再隐藏自己,探出头来。树上的蝉鸣声也不知不觉从稀稀疏疏到乐队合唱,白天黑夜,不知疲倦地叫着。

此外,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、春小麦等作物外,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。早稻处于灌浆后期,中稻已拔节。小暑节气,棉花已经开始开花结铃,生长最为旺盛,自古民间就有尽管小暑天气热,棉花整枝不能歇的农谚。
传统习俗

民间小暑有“食新”、“吃饺子”、“吃炒面”等习俗。此外,在农历的六月初六这天,民间有晒书画、衣物的习俗。据说此日晾晒后,可以避免被虫蛀,所以有“六月六,晒红绿”的说法。

小暑“食新”习俗,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,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,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。

伏天民谚有“头伏萝卜二伏菜,三伏还能种荞麦”,“头伏饺子,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。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,伏日人们食欲不振,往往比常日消瘦,俗谓之苦夏,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。

小暑健康


小暑节气日常饮食宜清淡,少食辛辣多营养。
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,小暑节气在饮食上应注意清热祛暑。饮食应适量、清淡、清暑利湿且富有营养。多吃时令的瓜果蔬菜,如西瓜、黄瓜、丝瓜、冬瓜等;多食用荷叶、土茯苓、扁豆、薏苡仁、泽泻等材料煲成的汤或粥。

 

小暑气候炎热,不应过度食用辛辣、生冷寒凉的食物,以免造成肠胃积热或腹痛腹泻,损伤脾胃,同时也注意不要暴饮暴食。


文字:张涵 网络

图片:网络

审核:王岚